业绩一马当先 对冲型私募初露峥嵘

证券时报   2011-10-17 本文章4686阅读

        今年以来,对冲策略私募产品以远远跑赢同期大盘的正收益,成为弱市中一道亮眼的风景。截至9月30日,成立于今年3月30日的民晟A、B、C涨幅分别为1.51%、1.48%和1.50%;截至9月21日,成立于今年4月1日的梵基一号涨幅为7.72%;截至9月30日,成立于今年4月15日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单位净值上涨0.79%。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朱利安·罗伯逊创立于1980年的老虎基金......这些享誉全球的对冲基金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优良业绩,更以让人惊奇的能量在国际资本市场兴风作浪,让人既爱又恨。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跌,截至上周五,无一只偏股型基金取得正收益,但通过信托嵌入合伙制形式的对冲策略私募产品,却以远远跑赢同期大盘的正收益,成为弱市中一道亮眼的风景。

  随着今年7月13日银监会正式下发《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国内阳光私募在先行试水海外对冲交易之后,将迎来A股市场真正的对冲时代。面对新的投资蓝海,阳光私募基金摩拳擦掌,但仍然有不少难题横亘在他们面前,等待突破。

  对冲策略私募业绩领先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武晓江介绍,目前,国内对冲基金策略比较明显的是两种,一是市场中性策略,二是宏观对冲策略。运用市场中性策略的基金是:民森旗下的民晟A、B、C、G号;朱雀旗下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其中,民晟G号是结构化的产品。运用宏观对冲策略的基金国内目前为止只有1只:梵基旗下的梵基一号。

  所谓市场中性策略,其原理是:在多头和空头同时进行操作,努力对冲掉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以获取超额收益。市场中性策略则在市场方向性选择上完全消除掉主观的判断,不赚取市场方向性波动的钱,只获得剔除市场波动后的超额收益。该策略与市场的相关度也相对较低。如果说市场中性策略属于“保守型”,宏观对冲策略则属于“激进型”,其投资标的物涵盖股票、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利率产品等衍生产品。

  民晟A、B、C号三只产品同时成立于今年3月30日,基金经理为蔡明。梵基一号成立于今年4月1日,基金经理为张巍、李正锴。朱雀丁远指数中性成立于今年4月15日,基金经理为李华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9月30日,民晟A、B、C三只对冲策略私募产品的净值分别为1.0151元、1.0148元、1.015元。同期上证指数从2955.77点下降至2359.22点,降幅为20.18%,而民晟A、B、C同期涨幅则分别为1.51%、1.48%和1.50%。

  梵基一号的最新净值披露日为今年9月21日,当日净值为1.07722元,意味着成立于今年4月1日的该产品截至9月21日涨幅为7.72%,同期上证指数从2967.41点下降至2512.96点,降幅为15.31%。

  朱雀丁远指数中性最新净值披露日为9月30日,当日该产品净值为100.79元,这也意味着成立于今年4月15日的该产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单位净值上涨0.79%,而同期上证指数从3050.53点跌至2359.22点,跌幅为22.6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5只对冲策略私募基金在今年弱市中全部取得了正收益,且远远跑赢同期大盘。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从今年3月30日至9月30日,可比的493只偏股型基金单位净值加权平均下跌15.99%。由此可见,对冲策略私募产品还远远跑赢了公募基金。

  不仅国内的对冲型私募产品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优异,国内私募发行的海外对冲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这些海外对冲基金主要是指投资中国香港市场的国内对冲基金。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在可比的共计9只海外对冲基金中,今年以来就有8只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其中,新同方动力基金、赤子之心自然选择、赤子之心价值投资三只海外对冲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分别下跌4.47%、8.61%和10.34%,而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为23.63%。此外,锦宏中国价值、晓扬成长、晓扬机遇、东方港湾马拉松也都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

  厉兵秣马备战对冲时代

  长期以来,A股是只能单边做多的市场,也就是投资者要取得正收益,只能通过低买高卖的策略。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即使看空后市,最低仓位的限制也使得它们只能被动接受净值下跌的尴尬。而去年4月16日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开创了中国式对冲基金的大时代。

  此前,由于信托不能直接参与股指期货进行对冲,阳光私募对冲策略产品只能通过信托嵌入有限合伙的模式运作,即将信托私募基金产品作为有限合伙人(LP),私募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名义去申请开设证券与股指期货交易账户,目前朱雀投资、民森投资等私募基金旗下的对冲策略私募产品,基本上都是以这种方式曲线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从而实现对冲。

  有鉴于此,为迎接真正的对冲时代更加激烈的竞争,不少私募基金正在积极准备。深圳金中和投资首席执行官曾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该公司尚未推出对冲策略私募产品,但目前正与发行渠道积极沟通,未来两三个月内有可能正式推出对冲策略的产品。“我们一开始不会求多求大,而是着重于以优良的业绩让投资者先接受对冲型产品,然后再等待合适的时机做大做强对冲型产品。”曾军表示。

  “我们肯定想做对冲型的私募产品!”深圳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明显表现出对对冲策略的浓厚兴趣,他以富有前瞻性的预判和业绩稳健广受客户推崇,在今年年初,陈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就对后市持谨慎的态度。正是因为提前规避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展博投资旗下产品今年以来抗跌性很强。陈锋透露,目前展博投资已经和平安信托合作发行了一款合伙制的信托产品,“还未把对冲放进产品中去,但留了一个口子,只要将来政策允许,我们就会马上开始”。

  还有一些公司已开始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对冲的策略,2008年成立的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用的是阳光信托私募模式,这家私募基金长期采取高频交易的方式投资,而高频交易是海外对冲基金常用的一种策略,同时,中睿合银也是国内最早用自有资金投资期指的私募之一。据中睿合银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该公司去年就开始用自有资金投资股指期货了。2010年投资股指期货的资金取得的收益率(2010年4月21日起)为107.64%,同期该公司股票账户收益率为21.07%,沪深300收益率为-3.35%。2011年中睿合银投资股指期货的资金收益率(至9月23日)为48.77%,同期该公司股票账户收益率约1%,沪深300增长率为-14.67%。从去年4月21日至今,中睿合银投资股指期货的自有资金累计收益率为205.34%。

  据上述人士透露,由于中睿合银投研团队对市场短期趋势判断一向较为准确,善于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把握不同投资品种的交易性投资机会,打算日后发行基于短期趋势判断的相关对冲私募冲品。目前,该公司已经配备了两名计算机专业毕业和一位数学系毕业的人士,专门为今后做对冲产品进行准备。同时,中睿合银还与国内知名券商进行合作,培养量化投资人才。

  私募基金酝酿行业变局

  长期以来,国内私募基金离对冲甚远,更像是“类公募”投资,尤其是规模扩大之后,私募基金的投资与公募基金越来越接近。当市场大幅下跌时,由于缺乏对冲工具,私募基金往往也只能被动忍受市场下跌带来的净值折损。即使是在市场暴跌前及时空仓的私募,在股市下跌时也无法做到像国外对冲基金那样取得正收益。某种程度上说,私募基金目前遇到的一系列瓶颈问题,以及私募基金每年排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怪象,与缺乏对冲工具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引入对冲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私募基金的优势,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可以为投资者赚钱;其次,对冲时代的来临,可能会部分解决私募基金界“规模是收益天敌”的现状,至少会提高私募公司掌控大资金的能力。

  私募排排网对全国近40家私募公司调查结果显示,信托参与股指期货的政策一旦放行,25.64%的阳光私募将在1个月内进入期指市场;38.46%的阳光私募计划在6个月内参与;另外,有35.90%的阳光私募表示暂时不参与。有私募界人士认为,对冲手段引入后,阳光私募基金将会面临进一步的分化,一些没有掌握对冲技术,缺乏量化投资人才,做绝对收益产品的类公募化私募基金,将会面临很大挑战,而那些及早对冲策略的私募基金则会获得发展良机。比如博弘数君(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近年来主要采用量化投资的方式,总经理刘宏对期指套利交易策略非常关注,公司采取量化投资策略取得了较好业绩,进入市场已经8个年头,刘宏和博弘数君今年才真正受到市场和资金更为广泛的关注。据刘宏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目前博弘数君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30亿元左右,成为国内私募基金第一梯队的成员。

  也有私募人士认为,信托产品如果引入对冲策略,可以拓宽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标的范围,改变私募基金投资同质化的弊端,对于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冲策略给私募基金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让私募基金如海外市场一样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对冲。陈锋就很遗憾地表示,今年年初,展博投资就看空后市,尽管提前减仓规避了A股市场下跌的风险,但是却无法在下跌市中为客户带来正收益。真正引入对冲策略后,无论市场上涨还是下跌,阳光私募基金均可以给客户带来正收益,这也符合阳光私募基金不同于公募基金的最大特征——追求绝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