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结合热点 捕捉确定性机会——《红周刊》专访中睿合银投资总监刘睿

红刊财经 彭峭   2016-09-08 本文章5039阅读

本文转自8月《红刊财经》,记者彭峭

曾是国家围棋队专业选手,也酷爱赛车、接受过F1赛车训练,刘睿身上有着许多独立于私募、投资之外的标签,但实际上,兴趣广泛的刘睿1993年就进入证券市场,是一位有着23年证券投资经验的资深投资人,也是一位对时点把握十分精准的短线交易高手,围棋的经历帮助他在投资中建立了大局观,追求最终的长期收益,不争一时盈亏,而赛车更让他明白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越快越要稳。他管理的私募代表产品“鑫兰瑞”自2008年成立至今,累计收益率高达523%。

趋势选时+热点选股


《红周刊》:在证券市场20多年的投资经历当中,您一直是以短线交易见长,确实很独特,此前有人将这种操作风格定义为“高频交易的趋势投资”,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操作方式?


刘睿:我的投资风格确切地说应该是“趋势+短线交易”,持股周期偏短,一般是3天左右,但并不是纯粹的高频交易,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概括为“趋势选时+热点选股”。

我认为相比几年一遇的牛市行情,短期市场的大幅波动相对容易识别和捕捉,带给我们的交易机会和空间也更大。而在选股方面,捕捉市场中频出的热点和具备基本面支撑、受到市场重点关注和追捧的行业、个股的确定性的交易机会。

从交易标的本身来说,热点行业、个股爆发阶段本身偏短,即满足我们中短期择时和短线交易的风格,当安全边际、赚钱效应、持续性等方面,趋势和热点这两个维度都高度统一形成共振时,就构成了我判定的大概率事件的确定性机会。


《红周刊》:在私募行业当中,您这样的投资风格极具个性,我知道这样一种风格也有赖于您对于趋势、时点的把握十分精准,在个股的介入和离场时间方面,您是如何判断的?


刘睿:短线的操作其实相对来说更简单,比如在现在的震荡市当中,很多波动看起来是无趋势、没有太多逻辑的,首先要把握的就是指数方面有没有系统性的风险,这点比较重要,再接下来如果出现热点板块资金的流入比较集中,我们就会进行操作,等到它短期上升势头不再,则不管盈亏都会离场。像近期比较热门的地产板块,万科A、嘉凯城我们都有参与,但具体说什么位置进场和离场,这个确实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红周刊》:在万科A、嘉凯城这些股票上的仓位是怎么分配的呢?


刘睿:仓位方面除了符合各产品的风控标准外,会根据个股的流动性来决定,比如根据其前10个或者20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量,来确定买入仓位,一般不超过3%或者5%,这样持股不会过于集中,主要是出于流动性风险方面的考虑。


灵活操作+风险控制


《红周刊》:您管理的私募产品“鑫兰瑞”从2008年成立至今单位净值达到6.234,2015年上半年该产品的净值几乎是直线上升,在牛市期间,您也是在坚持“短线交易”吗?


刘睿:“鑫兰瑞”2015年上半年的净值曲线看起来是直线上升,主要原因是“鑫兰瑞”的净值基数相对较大,同样的涨幅比例,净值绝对值涨幅更大,有复利的效果,其实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同质化交易的。

我们判断大盘上升趋势很明显的时候,就是所谓的牛市期间,因为引领指数上升的几个行业和板块会贯穿整个行情,所以我们的持股周期会相应拉长,但一般也不会出现持有一只个股超过一个月的情况。在牛市行情当中,我们也还是会有很多短线的操作,因为比较适应这种风格。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感觉到某个板块短期的上涨缺乏一些动力,就会把资金切换到其他更具爆发力的板块。这种爆发力如何判断,我认为可以从资金流向,以及成交量等几个方向去把握。


《红周刊》:您管理的包括“鑫兰瑞”在内的许多私募产品不仅净值很高,即便是在股灾及熔断期间的回撤也极小,您之前说,无论风雨交加还是阳光普照,我们总是带着一把伞前行,这把伞就是“风险控制”,您在“风险控制”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


刘睿:我个人是极度的风险厌恶型,在我看来,风险控制不是单纯的风控手段,而是我们投资理念的根本,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对我来说,风控最大的维度还是放在对于行情的判断上面,如果是在上涨的趋势当中,就可以尽情地去操作,而一旦找不到适合出手的机会,我们就不轻易出击,或者以极小的仓位参与到市场中做短线博弈。

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我们的风险控制部门会对投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控,包括从事前的设置介入到事中的系统管理再到事后的统计评估等,从整体资产的风险敞口到操作风险包括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及压力测试,都不能忽视。同时,风控机制一旦建立,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必须严格遵循。

人为筛选+类程序化精选个股


《红周刊》:除了前面提到的通过热点选股,您还会通过哪些标准来筛选优质的投资标的?


刘睿:我们的选股体系是自上而下的,先选行业再到公司。首先从未来成长性来分析选择行业,并对发展空间比较大的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挑选出行业成长中最为受益的产业链,或者随着行业的发展,挖掘产业链的受益顺序。在此之后,再对各个产业链上有望受益的个股进行基本面分析,主要依据行业地位、受益程度、行业壁垒以及业绩弹性来对相关个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建立行业产业链的细分股票组合。


《红周刊》:具体如何选择,您可否举例说明?


刘睿: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对其整个行业发展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在基本面研究方面也做得比较深入,前期像天齐锂业、东风汽车、智慧能源我们都有参与。

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来说,我认为上游的矿产资源以及电池材料会是首先受益的子行业,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爆发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了主要从事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天齐锂业,等到上游行业积累的涨幅已经比较充分,市场的预期较为一致,资金流向也比较集中,我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到下游的一些充电配套设备以及整车制造等行业上的个股,比如东风汽车。


《红周刊》:我了解到公司还自主研究了一套类程序化系统以及综合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选股,这套类程序化系统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刘睿:我们的类程序化系统主要是用来对股票组合的权重进行自动化配置,参考的指标主要是短期的成交量情况(包括日内成交量,周成交量)、换手率、区间涨跌幅等,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股票组合中走势最强、成交量最大的股票分配到最大的权重。


把握新兴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机会


《红周刊》:本周一沪指大涨2.44%,一举突破3100点,创出8个月来新高,您觉得市场的风向转变了吗?


刘睿:近期大盘的小规模反弹,应该更多地是市场情绪的体现,其实在7、8月的这一波反弹之前,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赚钱效应,大盘每次一有下行动作就有资金涌入托住大盘,市场下行动力不断变小,最终引起了这一波反弹。不过,既然定义为反弹,那么我对其持续性则没有抱太大期待。我们近期有选择性地参与了小部分投资机会,目前主要还是以风险控制为主。


《红周刊》:大盘在3000点之下调整了小半年的时间,市场分歧加大,您如何看待后期的走势?


刘睿:对于后市,我们认为还是以震荡为主,因为宏观基本面如此,暂时市场上的趋势性机会应该不会太多。现阶段,宏观基本面上暂时来看还是个长期筑底的格局,短时间内想要重振的可能性不大,调结构是我国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阵痛难免,但是经济要大幅下滑,目前看来也没有那么悲观。从资金面上来看,A股有国家资金大规模入驻,并且政策面上不断放宽外资介入门槛,导致在目前点位要下探的空间并不大,但是新股的持续发行和限售股的解禁也形成了当前行情上行过程中巨大的阻力。


《红周刊》:四月份公司的投资策略报告上说,“行业上首选处于成长期的新兴行业,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中小市值的股票,关注的重点板块依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从创新周期和产业发展进程看,虚拟现实、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等即将步入爆发阶段,将是我们布局的主要方向。”现在看来,虚拟现实,以及您之前提到的新能源汽车确实都成为了某些阶段市场上的热点,接下来您还有没有看好的行业投资机会?


 刘睿:行业投资机会的看点一方面仍然在新兴行业上,比如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进入业绩变现的阶段,不过现阶段技术门槛低的新能源产业链也逐步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未来新能源投资机会将有所分化,有技术有壁垒的企业更值得关注。比如说当升科技,其是全球除比利时优美科、日本日亚化学外,第三家可以批量供应三元NCM622动力正极材料的公司,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而虚拟现实等新兴行业目前尚在概念阶段,关键在于未来的技术进步突破行业门槛之后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看好的投资机会是供给侧改革所带来周期性行业的供需变化,煤炭、有色等周期性行业或许会产生一定的投资机会。总而言之,震荡市中二级市场小规模投资机会肯定有,但操作难度加大,投资者还需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谨慎参与。



原文链接://news.hongzhoukan.com/16/0824/wjy105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