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伞在阳光下前行 ——写在中睿合银阳光化七周年之际

刘睿   2015-09-01 本文章4566阅读

      自08年8月26日中睿发行首只阳光化私募产品到现在,我以及中睿的整个团队在阳光私募行业中前行了整整七年。七年时光里,感受过阳光下初露锋芒的兴奋,体会到了业内机构和媒介认可的成就,也经受了投资风格局限下收益相对低迷的阶段,经历了策略受阻、产品求变的艰辛;获得过投资人的鲜花掌声,也遭遇过不解和埋怨。但我们生存下来了,并且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就中睿而言,我认为这得益于一把“伞”,无论风雨交加还是阳光普照,我们总是带着这把伞前行,这把伞就是“风险控制”。

      股市是令人敬畏的市场,这个市场拥有让人贪婪、悔恨、激动、暴怒、忧郁、沉沦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对人性进行了充分的检验,在各种背后布满陷阱或危机的检验下,最终能够升华而长期存活下来的人不多。而这种东西就是不确定性,或者我们叫它的另一个名字——“风险”!风险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性本身,高度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高度意外的收获,但同时也可能使你面对高度的危险或损失。我们从来不敢谈及征服市场或者战胜风险,也不追求高度不确定性带来的意外暴利,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会随时让我们付出惨烈的代价。

      我们在享受阳光,追逐阳光的同时,往往忽视可能突如其来的暴雨,或者过分相信天气预报放弃遮雨的防备。甚至有人认为凭借强健的身躯,即使淋湿了也无所谓。有市场的地方也就有风险,股市的风险尤为过之。近期经历的股灾,其惨烈程度可谓触目惊心,高杠杆的投资者更是哀鸿遍野。年轻的投资者只有在经历市场巨大风险后才可能深刻感受到市场风险的存在。也许亏损还只是最小的代价,这种风险对于一小部分人可能是职业生涯的断送,更甚之,甚至是人生的终结。美国耶鲁大学统计发现,1989年-1995年间美国私募基金的每年消亡率为20%,同时有50%的基金存续时间不超过5.5年。私募行业如此高的消亡率以及如此短的存续时间,都因为这本就是一个与风险共舞的行业,如果还没有严格有效的风控措施,那么结局可想而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FX Concepts对冲基金公司等,这些华尔街最耀眼的对冲基金明星,他们是如此的出色而我仅望其项背,而他们倏忽而至、出人意料的覆灭,让我每每想起仍然心有余悸。

      风险控制不是单纯的风控手段,在我们看来,这是我们投资理念的根本,两者并无区别。在市场面前,我们期望从中寻找大概率的相对确定性机会,也是在当中发现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机会,高度的不确定性,对我而言有相当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诸多市场恶劣的阶段,中睿受到较小的冲击和影响,其直接原因在于,我确实找不到适合出手的机会,能够放心的将我管理的资产,投到这样的市场当中。我这样的风险偏好已经深刻的植入我的“骨髓”,我想它是中睿最直接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来自于交易人员,他们是我的眼和手,在执行和反馈当中不断高效循环,通过外部的反馈,异常交易行为的反映,检验和提醒我能够尽量理性的坚持自己的谨慎决策。我下达交易指令,但不亲自交易,其意义在于这里。

      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公司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共同的投资理念下,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对投资风险进行全过程控制,以保障投资者风险收益预期能反映在合理的范围内。我要求风控部门,对投资的每一个环节的监控,都不能放过,从事前的介入到事后的评估,从整体资产的风险敞口到操作风险包括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及压力测试,都不能忽视。风控机制一旦建立,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中睿自我而下,都必须遵循。最后一道防线,绝对不容有失。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恪守对投资人负责,对自身严格的必然要求。

      经过这几年的运作,我们首只产品已有近6倍收益,年化收益超30%。期间经受住了各种市场冲击,没有让投资人承受本金大幅亏损或业绩大幅波动的煎熬,而在稳健的复利效果下,呈现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

      其实,阳光不只是我们在市场中追寻的盈利机会,阳光也代表着我们所处的行业特质。我们渴望阳光化、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渴望获得业界的认同和推崇、向往荣誉、希望拥有更多投资人的支持和信任…我想这也是我们私募从业者所追求的阳光,也是我们大多私募同行阳光化的发展愿景。

      但在我看来,在这样的阳光里同样潜藏了太多的风险,甚至有些风险是我们自身意识不到的。阳光下,可能给我们带来荣誉、带来管理资金的提升、带来事业的成就感…但同时也可能使我们面对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诱惑、太多投资以外但又足以影响我们投资结果的东西。

      我们要面对持续的行业排名,月度、季度、年度、甚至两年期、三年期,胜负心、荣誉感、可能影响我们的心态或判断,亦或是在顺境中自我膨胀忽视风险的存在。

      我们需要面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有时候,甚至需要你尽量挤压自己的时间、甚至放弃投资交易的时间,进行合作机构间的交流、沟通、路演,如果基金经理过多参与经营管理及市场拓展,这是否对投资产生影响,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是会的。

      我们还可能随时需要面对惊慌失措或是疑惑不解的投资人,感受投资人给予的压力,甚至要应对投资人出于善意的投资建议…

      我们可能会在某些时候,过于急切地渴望管理规模的提升,而忽视自身策略的容量以及管理能力是否匹配。

      我们可能在太多投资领域、策略、产品形式的诱惑下迷失,偏离我们自己最擅长的能力…

      在顺境中,我们享受了阳光的温暖,但有时候,阳光同样能灼伤我们的身体。其实伞,能够遮雨,同样能够遮阳,避免我们在强烈的阳光下被灼伤。我觉得这个时候有把伞,无论是荣誉、还是批评、诱惑还是投资以外的东西,就我们而言,能遮住一些,也许是好事,我们需要的只是坚持做好自己。当然,这绝非说教,这只是我个人的感悟。业界的收益排名,我一年中,仅在季度市场部所通报内部的行业产品报告中,大致了解下,对于中睿的投研团队,我也做了同样的要求。对于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发行,在我判断公司进行市场工作的相关同事能正确、全面传递我们的投资理念、发展诉求时,基本不会参与到市场拓展的相关工作中。无论在公司整体运营还是市场拓展、资金募集上,我更多会选择投资总监的身份去对待,而不是董事长。

      总之,我认为遮住一些阳光,避免过于关注和纠结于投资以外的事情,使我们做更纯粹一些、专注一点,维持一颗平常心,本身也是一种风险控制。

      中睿合银的发展愿景是“成为受投资人信任和尊敬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我经常跟公司的投资经理、研究员强调,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快慢对于结果意义并不大,如何安全顺利前行才是我们的目的。七年的时间,不长不短,无论对中睿合银,还是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经过多年磨合、不断优化和完善的投资、运营团队;另一方面,就是有一批长期支持和信任我们的投资人。这是我在阳光下得到的最大恩赐。对于中睿,七年也许只是马拉松的起点,在前行中,我们会始终带着伞,暴雨或烈日下能及时应对,阳光明媚时提醒我们可能存在的风雨。